师资队伍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2022年度校(院)优秀教师

图片

    程屾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研究生《工程热力学理论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热力系统及其优化、高效能量转换理论及节能技术的相关研究。


01 主要获奖情况(教学科研)

    2019入选国际清洁能源拔尖人才培养计划(iCET2019),并赴瑞典梅拉达伦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同年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参加国际区域领导峰会。曾担任IEEE I&CPS Asia 2020会议分会场主席。在荣誉方面,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创新创业微课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30余项。

02 主要事迹

    教学经历:

    程屾长期致力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本科生《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及研究生《工程热力学理论及应用》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3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能源动力类核心课程群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发”,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体验;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基于云端物联网技术的科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辅助体系创新研究”,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教期间,发表了11篇教学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基于区块链的交互实验平台资源远程共享仿真》,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教学实验平台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国际期刊论文“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imulation resources for thermal-fluid Dynam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反思和实践了热流体动力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

    科研经历: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科研项目,涉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等。研究领域包括复杂传热传质理论、热工过程联合循环优化、分布式供能系统智慧控制以及固体碱催化剂改性技术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并编写专著《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新技术》。

03 工作感悟

    知识的海洋中,我们是引路人,是学生的启蒙者和思想的塑造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与他们共同进步。

    感谢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也感谢学生给予我的信任和激励,使我有幸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培养下一代能源动力领域的专业人才。我期待看到我的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为构建一个更加清洁低碳、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做出贡献。


       

               2022年度校(院)百优学业导师

图片

    耿文广

    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主要承担《分布式能源技术》及研究生《工程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清洁燃烧、污水高效降解、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化工过程节能与清洁能源技术等相关研究。

01 主要获奖情况(教学科研)

    1、2023.12《流态化高效低碳干燥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产业化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10

    2、2022.10《大型高效间接换热干燥装备及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机械工业科学二等奖 7/15

    3、2021.08《基于碳减排的节能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山东省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

    4、2024.06《高浓度有机废液制备生物碳源助力污水高效脱氮性能研究》,齐鲁工业大学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5、获2022年度齐鲁工业大学“百优学业导师”称号。

02 主要事迹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节能干燥、高效低氮燃烧、污水高效降解、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清洁能源相关技术研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下:

    1、主持或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纵向课题9项,总可支配经费245万元。

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湿式氧化的微波-催化过程的解耦机制(ZR2020ME191);②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超大型全密闭熔融钢渣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2022TSGC2503);③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1项:含湿多孔物料快速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机理研究(ZR2011EL022)。主持院地(山东省科学院-无棣市)产学研项目1项:畜禽粪便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2017CXY-015)。

作为参与单位负责人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南美白对虾智慧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2023TZXD055);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项(2022TSGC2025,2022TSGC1031,2023TSGC0353)。

    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5/8,3/1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4/1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10/20,6/16)。

    2、负责本科生课程分布式能源技术教学,负责研究生课程工程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教学。

    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首位)。

03 工作感悟

    随着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第一届学生入校,我也从科研岗过渡为科研教学岗,这也是国际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和教学兼能并重的普遍规律。这对我们来说,除了科研工作以外,还需要认真备课教学、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齐鲁工业大学的社会声望。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遵循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一体化理念,通过“科”“教”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向提升。在科研为主到科教融合的过渡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感悟:

‌    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学和研究活动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活动,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研究能够创造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而教学则能够将科学研究创造的新知识传承下去,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产生新的思想、新观念,为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方向和问题。这种互动关系促进了学术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    教学本身就是学术‌:学术研究不仅限于创新和知识丰富,还包括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升华和再创新。大学的教学活动也是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教学活动的好坏应成为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学术性。

‌    科教融合的实践与创新‌:科教融合的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等。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学院与研究所层面的实质融合,实现科教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我们的‌本科生导师制、科教融合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保持科研活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23年度校(院)青年教学名师

图片

    刘国富

    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校(院)优秀共产党员,校(院)青年教师名师,校(院)教师发展培训师,校(院)首批通过ISW、FDW国际认证的教师,“挑战杯”省级优秀指导老师。主要承担《传热学》《热工智能控制原理与系统》《科研项目训练》等本科课程以及《传热学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脱除及其智能控制领域的相关研究。

01 主要获奖情况(教学科研)

    1、山东省第十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山东省二等奖,1/1.

    2、山东省第九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山东省三等奖,1/1.

    3、第六届、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金奖,1/2.

    4、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山东省特等奖,1/2.

    5、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铜奖/山东省金奖,1/2.

    6、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山东省二等奖,2/2.

    7、燃煤电站SCR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及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18,2/7.

    8、SCR系统“特性预测+动态配氨”先进控制技术,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中国发明协会,2019,2/5.

    9、市政污泥生物裂解脱水减量绿色深度处理技术及集成装备,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1,3/10.

    10、分布式能源系统协调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及应用,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国商业联合会,2021,2/13.

02 主要事迹

    教学方面,承担《传热学》等本科课程以及《传热学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赛事中获多项国家级奖励、省部级最高奖励,获省级教学比赛奖励3项,主持参与省级、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校级重点等教研项目6项;科研方面,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8篇)、EI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位)获省部级奖励7项。

03 工作感悟

    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家精神貌似都是距离我很遥远…自从今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核心要义的重要论述,自从参加了教育部、山东省、校(院)相继举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宣讲等系列活动,我开始尝试着深入思考什么是教育家,究竟该做什么样的教师。坚持做看着不起眼的点滴小事,真的能够汇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事业。在教育家精神的引导下,我将怀揣力争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的勇气和决心,牢记初心使命,深耕教育事业,为校(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度校(院)优秀教师

图片

    于贺伟

    1992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学》《劳动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新型催化材料设计研发、生物液体燃料催化合成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01 主要获奖情况(教学科研)

    1、2023年5月获山东省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2021年8月指导学生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

    3、2023年8月指导学生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项。

02 主要事迹

    1、坚守初心,立德树人:承担《流体力学》《工程材料》等多门本科生课程,讲授《工程材料》获评校级“课程思政好教师”,指导本科毕设获评2022届、2024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教研论文1篇;首位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3项、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等省级竞赛奖4项、立项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项;以主讲教师组建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获2023年度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脚踏实地,科研创新:紧密贴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及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规划,开展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试点工程-强化基础研究培育计划项目等5项科研课题,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质量论文20余篇。

03 工作感悟

    教育是一场漫长而美好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将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与学生们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愿我们都能心怀热爱、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